宁波市各级文化馆以“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”为核心理念,通过艺术自习室的创新实践,为市民打造触手可及的艺术学习场景。从数字化管理到城乡联动,从多元场景到全民共享,艺术自习室正以智慧服务赋能文化生活。
共享艺普空间,打造智能管理标杆
宁波市文化馆推出“共享艺普空间”数字化管理项目,首批完成49间艺术培训教室升级,实现“线上预约+智能开锁+全景监控”一站式服务。累计开放时长超5.7万小时,服务超10.8万人次,教室使用率提升40%,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艺术研习体验。
数字矩阵激活艺普新场景
海曙区文化馆艺术自习室依托“星海曙光”数字平台,实现全流程智慧管理,年均预约率超90%。免费开放的11间自习室涵盖舞蹈、书法、艺术沙龙等多元场景,配套“艺匠工坊”数字互动区,形成“实体+数字”研习矩阵,让艺术普惠融入市民日常。
特色工作室赋能基层文艺骨干
江北区文化馆打造音乐、舞蹈、水墨画等4间特色艺术自习室,全年开放超240课时,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。其中,水墨画工作室常年开展少儿创作辅导,道德讲堂变身老年器乐团队“充电站”,以精准服务激活基层文艺活力。
城乡联动点亮“文艺星火”
鄞州区文化馆12间教室全年举办200余场“自习”活动,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空间网络,旧厂房、乡村码头焕新为开放式艺术空间,如带梦胡同青年创意社区、横山码头鲜2°生活馆,日均服务超万人次,实现“文艺星火”全域燎原。
墨潮阁里翰墨飘香
镇海区文化馆“墨潮阁”配备专业书画工具,全年免费开放,市民可线上预约使用。定期公益讲座与培训课程搭建起艺术交流平台,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交流创作,推动书画艺术的普及与发展。
文化加油站传递艺术温度
北仑区文化馆“文化加油站”整合全区资源,形成“1+N”数字化服务体系,提供舞蹈、手工、音乐等多元艺术指导。自2013年启动以来,已化身市民的“精神栖息地”,让艺术体验融入社区、企业、校园,打造家门口的“美育课堂”。
智能升级释放文化新动能
奉化区文化馆新馆配备非遗馆、录音棚、排练厅、器乐辅导室等专业场地,5间艺术自习室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,使用次数近6000次。智能门锁与线上管理双管齐下,服务效能显著提升。
周四合唱室唱响“百姓之声”
慈溪市文化馆创新推出“周四合唱艺术自习室”,每周四免费开放专业音乐教室,提供钢琴伴奏与发声指导。孵化出“华阳快乐之声合唱团”等特色团队,其作品斩获省级赛事双银奖,以“小空间”催生文艺创作“大能量”。
全龄艺术普惠润泽社区
宁海县文化馆在湖西社区“艺术自习室”开设书法、陶艺等全龄段公益课程,定期邀请艺术家驻点指导。从儿童启蒙到老年康养,艺术沙龙与展览串联起邻里温情,让自习室成为滋养心灵的“文化港湾”。
海岸线上的智慧艺术空间
象山县文化馆8间艺术自习室涵盖合唱、戏曲等多元功能,通过“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”公众号实现智能预约。2024年服务超3.6万人次,舞蹈与合唱教室预约量破万,智慧服务助力艺术走进千家万户。
艺术自习室不仅是学习的空间,
更是全民美育的实践场。
2025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,宁波市各级文化馆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,诚邀市民走进文化馆,体验艺术之美,共绘“终身美育学校”的绚丽画卷!
一审:王绍东
二审:郑志玥
三审:郑志玥